伊莉討論區

標題: 一個創業者的反思 [打印本頁]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1-15 04:22 PM     標題: 一個創業者的反思

作為一個創業有些年歲的過路人來說,
最近才回到伊莉看到有許多人在討論做那些生意能創業/賺錢?
大家可以想想,"創業"是為了一個理想還是為了賺快錢呢?
很多人會對於微創業、自己開個小店,充滿了憧憬,也很多過來人回復,這些事情可以嘗試,但基本要考慮本金、資本、賠錢買經驗。

以個人慘痛經驗來說,創業與賺錢,其實是兩件事情,兩者沒有直接關連,創業絕不是唯一 一條賺錢的康莊大道,反而創業是條為了創造困難的天棧道。
如果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 賺錢!
那可以建議大家從個人的獲利模式中,先回答以下九個問題:
1.你如何幫助顧客?
2.你做哪些事?
3.你是誰&你擁有什麼?
4.你如何與客戶互動?
5.別人是怎麼知道你的&擬透過何種方式服務?
6.你要幫的是那些人?
7.你會獲得什麼?
8.你要付出什麼?
9.誰能幫你?
先思考好,如果以個人為出發點,你能為客戶創造什麼價值,而對方需要花多少價格請你?

所以想創業,不是先想著自己有沒有本錢,多少本金,要買多少設備!
而是這個生意能不能賺到錢,能賺到多少錢,投入多少(時間、精力、資源、資金、人脈)是合理的?

只是有感而發的想法,也歡迎大家討論,自己是如何看到創業 與 賺錢 的?

作者: toyilan    時間: 2022-1-16 09:52 PM

創業需要認真思考是否有被需要的價值
才能帶來金錢
作者: dicky7777    時間: 2022-2-23 11:00 AM

感謝分享~創業真的需要做足功課與先前的準備 ! 創業造就更多的工作機會 ~ 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創業 !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2-24 07:19 PM

今天看到竟然有人回應了,那今天再來碎碎念一下吧。

有時候我們想要創業,往往是最迷惘的時候,我到底適合做什麼?不滿現狀又不知未來路在何方?


不如我們先來尋找一下人生意義吧

可以試試IKIGAI方法,這是一種日本哲學,IKIGAI是日語單詞的音譯。

從字義上來講,”GAI”是意義、價值,”IKI”是生活,即英文的”The reson of living”,直譯是生活的意義

生活的意義被過於簡單的解釋為”忙於某項活動而獲得的快樂”,這種活動既有意義又有目的。

你可以想想,

每天早上叫醒你的是夢想嗎?

你的生存價值是什麼?

你的人生意義是什麼?


第一層:IKGAI的基礎之圓

第一個圓:什麼是你喜歡的

第二個圓:什麼是你擅長的

第三個圓:什麼是你用以謀生的

第四個圓:什麼是世界需要的

第二層:IKIGAI的花瓣

第一朵花瓣:激情

第二朵花瓣:專業

第三朵花瓣:事業

第四朵花瓣:使命

第三層:IKIGAI的重瓣

第一個重瓣:滿足,但會感到無助

第二個重瓣:舒適,但會感到空虛

第三個重瓣:激動、滿足,但充滿不確定性

第四個重瓣:快樂充實,但沒有財富

第四層:IKIGAI的花心

什麼是最有意義的人生呢?答案就在花心

你內心深促有一種激情,一種獨特的才能,它賦予你的每一天的意義,驅使你分享你最好的自己,伴隨你一生,這就是幸福


如果有人喜歡的相關內容,以後盡量能多上線,將一些創業經歷與創業思考,多多更新給大家。
也希望大家能將自己的創業想法留言,相互探討。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2-24 07:29 PM


剛剛發不了圖片,只能在發一次了~第一次做這樣的分享,很多功能不會用

作者: siusing820    時間: 2022-3-1 05:52 PM

記得讀過一本書,不要去思考如果賺錢,要思考如何幫助到別人。會更有意義和成功感。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2 11:04 AM

siusing820 發表於 2022-3-1 05:52 PM
記得讀過一本書,不要去思考如果賺錢,要思考如何幫助到別人。會更有意義和成功感。 ...

是的,當能幫人創造價值與意義時,所做的事情更能得到他人認同,首先獲得的就是成就感,進而對方也會願意提供相互利益交換。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2 11:06 AM

今天講點學術性的話題,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創業"一詞的含意吧。

在漢語辭典理,”創”有”創造”之意,"業”有”事業、功業”之意。而現代意義的”創業(Entrepreneurship)”一詞,是由”創業者(Entrepreneur)”一詞衍生而來,最早創業可追朔至1755年,法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坎帝隆在其著作《商業性質概論》中首次提出”創業者”的概念,即”在承擔風險的情況下,開啟或運行一定業務來獲取經濟利益的人”。

”Entrepreneurship”在英語中另一種被廣泛應用的解釋是”企業家精神”或”企業家能力”,即”企業家在所處社會、經濟體制下、從事工商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優勝列態的無情壓力下形成的心理狀態”。

由此可見,”創業”這個行為本身是由創業者完成的,所以"創業"與”創業者”這兩個概念是密不可分的,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容。

現代管理學之父的彼得.德魯克在著作《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中寫道:”創業是一種行為,而不是個人性格特徵。只有那些能夠創造出一些新的、與眾不同的事情並能創造價值的活動才是創業,他與管理是一體兩面。”

百森商學院(Babson College)教授傑佛里.蒂蒙斯在其著作《創業創造》中給出的定義是,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結合運氣的行為方式,他為運氣帶來的機會所驅動,需要在方法上全盤考慮併傭有和諧的領導能力。”

中國南開大學張玉利教授認為:創業是在資源高度約束、不確定性強情境下的假設驗證性、試錯性、創新性的快速行動機制。這個機制支撐的是改變、挑戰和超越,創建企業只是創業的一種載體或手段。


時至今日"創業"依然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不同的人有者不同的解讀,其含義意有多元化的特性。所以當你想創業時,要先思考清楚,自己想要的創業藍圖是什麼樣子的?


近年來,《全球創業觀察2015/2016中國報告》當前中國創業的技術含量偏低,69.79%的創業集中在批發、零售等客戶服務,技術含量和創新成分較低。美國、以色列等地的年輕創業者更青睞於機會型創業,更擅長從技術、產品、服務創新入手,所提供的創業產品或服務具有創新性,獲得的利潤更可觀。

中外年輕人創業項目質量的差距,往往體現在創新程度的不同。這個差異一部份源自於技術積累不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部份年輕人的創新思維未經過充分訓練,很容易受思維定式的限制。

看著別人賣奶茶賺錢,就跟風開奶茶店;開網店賺錢,也跟風開了一推無產品差異化的網店。這並非創新創業所提倡的,我們希望可以幫助大家開發更多基於創新的創業項目,不斷的訓練自己打開心智枷鎖,可以通過創新方法論的過程去執行整個創新活動,那個一定會有意義的創新產出。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10 10:27 PM

為什麼說創業是最鍛煉人的?

因為你會從一個執行某個具體戰術的兵,成長為一個站在沙盤前的戰略家。

很多人從職場出來,選擇創業後的第一個感覺都是,怎麼會有這麼多亂七八糟的事情都要處理?這些事情看起來都不重要,甚至小到都沒出現在自己的創業計畫裏,但是只要你不去做自己的業務,就是沒法順利地跑起來。

我們在企業裏上班的時候,其實在某種程度上是被保護的,同時,很多在我們看來屬於我們個人能力所創造出來的價值,實際上,公司所占的比重是超過80%的。

不理解的話,我們簡單舉個例子,比如要做新媒體投放,買流量,在公司裡你要做的是向領導審批你的預算,多問你幾句預期的效果,你可能都會很惱怒。

而創業的時候,你需要從自己的口袋裏轉賬出來這筆錢,你可能會不停的問自己1000遍,這錢花的到底值不值?


在企業,當你需要有更多的小夥伴幫忙的時候,你會把需求和描述提給領導和人力,他們依託公司的影響力進行招聘和發薪。

創業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第一個招聘需求,行政出納類的崗位都很難招到。

在企業裏,你的工作出現問題,業務受阻了,團隊會給你鼓勵和幫助,讓你衝破難關,哪怕批評和懲罰也是一種激勵。

在創業的時候,你的業務受阻了,你都不知道自己的這條路,對不對,該不該繼續往下走了?

從農耕文明到工業文明到資訊文明,我們每一個人的工作一直在被不停的被專業化的細分。

在企業裏,我們通常只需要依託自己的專長來做自己專業內的事情就行,最多把我們的上下游協同的工作也做一些深刻的瞭解。

我們會不自覺地放大我們所產出的價值,認爲自己這一塊的工作,在企業內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然的確不可或缺,但是像這樣不可或缺的部分

對於一家企業來說太多了,戰略、商業模式、財務、行銷、人力資源、基礎流程、研發、運營、銷售等等,我們看看我們的工作是屬於哪個板塊的,哪個細分的,是不是對於其他的板塊只能說是瞭解了個大概呢?

而對於一家成熟的公司來說,以上所提及的板塊都是基本完整的,當然也是分行業。

而對於創業而言,可能一開始只需要一次研發,一個產品,一個客戶就能完成最簡單的業務流程,但是一旦要增長、要擴大,要做得更好、更穩健,那麼對於創業者的要求來說,就慢慢的轉為了全方位的要求,雖然不見得每個板塊都要齊全,每個板塊下的工作都要完整,但最終都是朝著這個方向去走的,時間也會拉長到年之久。

而這些原本不屬於自己專業範圍內的事,其實都是超出舒適圈的,當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思考都花在這些自己當前還沒法完全勝任會給自己帶來痛苦的市場的時候,自然整個人的進步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所以對於一個條件優秀的人來說,如果想在短時間之內讓自己獲得一個快速的提升的話,一次目標清晰的理性創業可以帶來的價值是非常大的。



作者: baba66    時間: 2022-3-12 12:52 PM

不要分析到最後 結果機台用3手的 員工用流氓和精障的 還地方官員介紹信帶來的  詐騙洗錢集團的 也會在工廠裡拐人害人騙員工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12 09:11 PM

baba66 發表於 2022-3-12 12:52 PM
不要分析到最後 結果機台用3手的 員工用流氓和精障的 還地方官員介紹信帶來的  詐騙洗錢集團的 也會在工廠 ...

哈哈哈哈哈哈,你寫得太好了,如果你能用這樣的模式進行創業,那也非常的厲害呀,政府部門一定會大力推廣,引薦你為百大優良企業代表,說不定還能引領時代潮流,開創新型業態的先河!!
好好幹! 以你的口才、邏輯、想法!加油! 你一定可以的!!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12 09:17 PM

創業失敗的人都去幹什麼了?

41%的人會選擇直接開始下一次創業,有19%的人會因為這次創業經歷獲得的力量而成為投資人,而剩下的40%的人會回到企業去打工,但是在這40%的人力,又會有30%的人會在稍作療傷後又開始下一次創業。

其實,任何一次的創業失敗後,創業者在心裏、身體、社會關係、家庭關係以及個人財富上都會經歷創傷,但是為什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會再來一次呢?

因為這些曾經被關在馬廄裏的野馬終於到過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他們的野性被激發了,他們很難再被拴住了。

一個被各種規章、流程、考評、晉升制度的大繩綁著,著力於幫助領導實現他的目標和願景,並以此獲得酬勞的人,一旦掙脫身上的繩索,獨自面對用戶,面對市場,這一刻,他的天花板被抬到了市場的層面,它所能創造的價值的天花板,將會一直等同於他個人能力的上限。

他終於可以使勁渾身解數,拿出自己所有的時間、體力、腦力來為自己的願景和目標迸發出自己的全部能量,即便失敗了,沒關係,再來一次,至少還在這個高度上。

至少在這個過程中,他的多方位的能力都因為經歷了撕裂般的快速增長而變得強大。

而投資人也會更青睞這樣的成熟創業者,會主動支持他們進行下一次創業,而這些人即便回到公司去上班,也會尋找一個有足夠施展空間,少有重新做回螺絲釘的。

所以,一旦有了創業的想法,要在心態上做好準備,在未來幾年甚至十幾年中,風輕雲淡,朝九晚五再與你無關,你幾乎全部的時間、體力、精力、注意力都會被放在你所創造的事業上,因為面對著創業過程中無數個不確定和無限接踵而來的外部和內部的問題,你會發現自己有90%的時間都處於痛苦的狀態中,只為了那10%的快樂,你會逐漸遠離你現在的圈子,你在家中的時間會越來越少,你的生活慢慢被侵佔到只剩下一個角落。

在極端的時候,連父母、家人、孩子的任何事情都會讓你感到煩躁,然後會在短暫的後悔中告訴自己,一旦成功了,一定要彌補這些被傷害了的感情

其實很多創業者走過來後也會發現,創業的過程其實是會讓一個人逐漸降低人性,追求財富的獲得,追求個人價值,追求幸福的狀態,可能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說是很難在最初,就同時獲得,所以創業其實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適不適合你?

我不知道,但是畢竟你並不是只有一次選擇的機會。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16 05:57 PM

03.資金的準備

我們來算算啟動一次創業要花多少錢,從發現機會捕捉到需求開始,測試MVP、優化產品服務,到完成數次的商業閉環,搭建初創團隊,整理商業計畫書,約見不同的機構或者投資人來溝通專案,反復調整優化商業計畫,投資人將專案向上提交指導投委會,達成初步的投資意向,來回溝通簽TS,然後DD再來回溝通簽投資協定,然後等待投資款到賬,這個過程一個準備充分的創業者在有一定經驗,資源積累的情況下,一般會在三個月左右,當然這是要忽略投資人追著創始人投的情況,在這條路徑基本上成功率和效率兼備,爭議性應該不大,

有了一個想法記在腦子裡就去找人融到錢這樣的事情只存在於幻想當中,

創業初期最大的成本一般都是人力成本,所以從發現機會到投資款到賬,會花掉多少錢,主要看你在什麼時候,開始搭建團隊了,假設一共四個人,每個人五千塊錢,一個月成本大約就有三萬,乘以預期的融資週期就行,不要只乘以三,一般來說這個週期都會比自己想像的要長,

見過很多團隊在這一步沒撐住的。

有些投資人在投資的時候會要求創始人也有一定的現金投資,當然不多,但也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還有一筆容易被忽略的錢,就是一般剛開始創業,對財務和融資節奏的把握都沒什麼經驗,比如第一筆拿了100萬,預計能支撐六個月,但是第二次融資的週期可能也會持續三到四個月,

所以實際上,可能你剛拿到錢還沒有什麼階段性突破的時候,就得啟動下一次融資了,又或者是這個融資節點剛好碰上快年底了,這時候就很尷尬,投資人能約到的少,約到的也大多都只看不投,這時候公司的現金流就會很危險。

你最好有一些資金上的準備,可以幫助公司度過這個危機的時候,一個月的工資成本已經不低了,那可能很多人上班一年的時候只夠工資一個月的窟窿。

所以在初創階段,即便你有意識的在節約成本,但是很多的花費就是客觀存在。並且從家庭財務的角度上來看,創業者驟降的收入也是應該有計算在內的,如果創業者沒有什麼準備的話,很容易說一月份準備開始創業,六月份就已經回到公司去上班了,最後要警惕負債創業或者借錢創業,創業成功的概率是顯然低於出去打個麻將贏到錢的,借錢賭博我們尚且覺得風險過高了。

那負債借錢創業,是很雞湯,是很勵志,但是拍手叫好的話。是因為這只是個別人的好故事嗎?

作者: edlin661216    時間: 2022-3-18 02:36 PM

看完了大大寫得這麼多,不禁有感而發,雖然我才準備開始創業,但因為不穩定,還是先投入企業工作了,大大的內容同時也激勵和警惕了我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18 05:20 PM

edlin661216 發表於 2022-3-18 02:36 PM
看完了大大寫得這麼多,不禁有感而發,雖然我才準備開始創業,但因為不穩定,還是先投入企業工作了,大大的 ...

謝謝你的回覆,其實創業只是人生其一的選擇,
你也可以像是斜槓青年一樣,你先通過各種學習與探索,先去找出能夠讓你投入全部心力的興趣,通過不斷學習與積累,並且保持與人交流,厚積薄發。
但你一定要有一個突破口,將你的興趣與學習到的知識,幫助他人,先想想自己能為他人創造出什麼價值,當他人受惠時,你的知識與專業就有變現(價格)的意義了。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18 05:27 PM

人均創業者?

我並不贊同無差別的去激勵年輕人創業,尤其是單純以財富為誘餌的創業動機,用巨大的金錢利益激發出來的貪婪的人性,會讓人忽視掉這條本來就是九死一生的道路,而且九死一生的比例還是針對於一個能力條件相對成熟的自驅型創業者。

是我們越來越傻嗎?那麼多人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就敢於壓上自己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存款,甚至於通過借貸的方式啟動創業,只是因為聽到了別人說這兒有個風口,就像我們對舊社會的農民說,當農民是個坑,當地主才是風口啊,這道理太對了,但是你覺得農民們傻嗎?

來,你告訴我,他們怎麼去當地主?

就像一個無差別的去鼓動他人創業的人。來,你告訴我怎麼讓他們創業成功?

這看起來怎麼都更像是一個農民想通過創業這件事,去賺另一個農民的錢啊。難道是我們真的比舊社會的農民還傻嗎?

不至於,但是現在社會上大部分人的價值觀,都正在把一個人的成功和他的金錢收入、消費能力畫上了等號。甚至於在一個人分享他深刻的思想和見解的時候,會有人反問,你有多少錢啊?憑什麼我要聽你說的。


所以不是我們傻,這是盲目了,盲目到可以在對市場大環境、行業趨勢、垂直賽道所知甚少的情況下,不思考使用者需求,產品服務價值、競爭力,不測試MVP(最簡化可實現產品)商業模式,就憑人家滿嘴的風口和一個簡陋的理論財務模型,就光著身子拎著竹籃去河裡打水。

漂亮,這籃子你問誰買的?是不是嘴裡有風口的那位?

我贊同一個年輕人,甚至任何人在任何時候跳出舒適圈,努力拼搏,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未來的職業中或者是創業生涯中,可以將自身巨大的價值釋放出去,以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但是創業仍然九死一生,你們看哪些強大的創業者正在憑藉著他們過人的意志力和韌性,在為他人、為行業、為社會、為世界提供價值。

他們痛苦,他們累,但是他們在笑,我們親切的叫他們“從地獄回來的人。”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18 05:39 PM

04.能力的準備

很多創業者都會踩入一個陷阱,並且毫不自知,那就是用打工時糊弄領導的方式來欺騙自己。

明天要起草一下商業計畫書,明天要嘗試接觸跟進一些客戶,下周要全力優化自己的產品,看似幹勁十足,把時間安排得很滿,但是最終只是讓自己覺得自己很忙,很努力而已,說得難聽點就叫做感動自己。

創業所需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目標時間管理」能力。簡單說,就是在什麼時間要做一件什麼可以清晰描述的事情,並獲得一個怎樣的可觀察甚至可量化的具體結果。

有過大企業工作經驗的人,正常也都接觸過KPI,也有的是OKR。

但是,當我們在面對細分到自己的具體可量化的目標的時候,實際上又會把他們自行拆分為不可衡量的事件。

當然,有的是因為工作內容本身使然,但也有的是因為想通過模糊表述來實現自己偷懶或者摸魚的目的,至少在日報或者週報上看起來是幹活嗎?而這種習慣一旦被帶到了創業過程當中,就會非常麻煩。

起草計畫書、跟進客戶、優化產品,直接用來描述動作的詞語,並不會讓你再花出去的時間之後獲得一個明確的有價值的結果。

例如:跟進客戶這個工作目標,聽起來怎麼都更像是,王總,中午好,吃飯嗎?

恩…然後呢?

你是需要花大約30分鐘的時間給王總通一個電話,詢問一下他現在的業務情況,獲得一下他對我們產品、服務、使用的體驗以及意見,整理到CRM(客戶關係管理)表格裡或者給到團隊的哪一個人,讓他給出針對於回饋的解決方案,或者是形成一份更多樣本量的統計結果,以判斷是否可以形成明確的需求,並記錄到需求清單當中去,以在下一個反覆運算週期中對產品服務進行改進,這才是一個有結果的跟進。

一旦開始創業了,我們就脫離了公司,給自己設置目標的環境,那我們首先需要具備的就是自我的時間目標管理能力,這個做不到,公司就會陷入到一個長期的低效運行的狀態,這個非常可怕,很容易把項目給拖垮,所以這個能力非常基本,佔有絕對重要。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18 05:42 PM

當然創業能力的儲備是沒有上限的,一般來說,一個比較適合創業的狀態是,可以自己寫出一份”優秀的商業計劃書”,很多人把這個當做是投資人刁難自己的東西,或者是僅僅是一個類似於名片的敲門工具。

這是不對的,就BP(商業計劃書)中所包含的一些主要內容,比如項目概況,如果你不能簡潔清晰的幾句話就概括出自己要做的事情的話,那麼你的事情本身就是不清晰的。

行業分析,如果你對你所在的行業賽道,沒有一個深刻的瞭解的話,那麼幾乎等同於閉門造車,而且市場容量也決定了你未來的價值天花板,並影響公司的估值。

客戶痛點,如果你不能在用戶痛點上做出有理有據的證明,僅憑自己所謂的主觀感覺的話,那麼大概率這就是個僞需求。

解決方案,如果是真需求,那麼理論上現在肯定已經有人在試圖解決需求,那麼你的解決方案比別人強在哪裏?是體驗好十倍,效率高十倍還是成本低十倍呢?

商業模式,當然不會需要你一開始就有大量營收,但是仍然得證明產品服務是具備長期價值的,並且是可以通過簡單的商業模式就形成閉環。別搞出一個五彩繽紛錯綜復雜的商業模式來,落不了地的。

團隊搭建,能力互補嗎?覆蓋完整嗎?夠強大嗎?要知道一流的人比二流的人成功率相差何止十倍。

融資和財務計劃,你需要多少錢,怎麼花?如果你做不出好的財務計劃,那麼你公司的計劃肯定也是沒有想清楚的。

商業計畫書展開來講太多了,就先不多講,但是但凡你寫不好的,意味著你沒想清楚,一但你沒想清楚,那麼這就是必定會出現的坑。

所以不要輕視了商業計畫書,不要認為商業計畫書純粹就是To VC(面向風投,此指只為取悅投資人)的,其實他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要求你作為一個創業者的全方位的能力,當然沒法包括性格或者是心性上的,沒有人一開始就會具備這些全部的能力的,但是只要你靠近或者具備了。

他能給你帶來的價值,遠不止是可以支撐你創業的這件事,所以,你被嚇退嗎?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24 03:09 PM

公司創始之初 我該拿多少工資?

融資了幾百萬的初創公司,創始人會給自己發多少工資?

一般是20000塊錢,甚至很多創始人在候機了千萬級的融資後,工資仍然就在5萬塊錢上下。

在項目早期沒有融到資的時候,無論公司的財務是不是已經和創始人的個人財務分離,成本幾乎都是從創始人這裡出去的。

而當完成融資之後,在公司本就還在初創期,還在一個投入的階段並沒有穩定收入的情況下,創始人忽然開始以市場價來給自己發放薪水,想想這會給投資人傳遞一個什麼樣的信號?

上一秒還在為了實現公司的長遠價值,而籌集資金,下一秒籌集到的資金就被裝進了自己的口袋裡,這就很好笑了。

當然,實際上,一個能有勇氣和決心開始創業的人幾乎都不會給自己發高薪的念頭。

在初創期,公司的錢恨不得一分錢掰成兩半來花,為的就是可以讓公司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可以跑得更遠去,實現更大的價值,以獲得市場的認可,並達成下一次融資。

事情能不能幹下去,能不能幹成,公司的內在價值和市場估值才是創始人眼裡會去在意的,而不是眼前的幾個月的薪水。

所以一般初創公司創始人的薪水都是象徵性的,可以滿足正常的衣食住行,給家裡一個相對基本的保障就好。

但公司進入到相對成熟的運營階段,價值穩定了,或者是現金流健康了。那麼可以給自己一個市場平均水準的薪資,或者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套現個一兩個點的股份來改善一下生活。

的確,創業者們也都知道,在幾百上千萬的資金面前,工資多幾千少幾千,其實真的不會帶來什麼巨大的影響。

一次小小的失敗的推廣,會損失進去的錢都遠超於此,甚至於想在財務上動點手腳,也是輕而易舉的。

但是這麼苛刻的對待自己,一方面是在表現出自己的態度,另一方面是更看重長期的價值回報。而最根本的是為了讓公司多那麼一點點成功率,哪怕只有千分之一。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3-29 05:27 PM

投資款可以隨便花嗎?

投資款可以隨便花嗎?

一般我們所說的投資都屬於增資擴股,而不是股權轉讓,也就是說,並不是投資人從創始團隊手裡買走了一部分部分,而是向公司注資,稀釋了創始團隊的股份,所以投資的款項歸公司所有。

那麼問題就變成了公司的錢可以隨便花嗎?那具體的花法都在法律上有著明確的使用說明,這裡就先不介紹了。

創業者在和投資機構溝通專案的時候,都會有融資資金的用途和使用計畫做出詳細的分析,也就是為什麼需要一筆錢,而這些錢會在什麼階段,花在什麼地方,是研發還是行銷,會對項目或者是公司起到怎樣的作用。

其實通過一份細緻的財務計畫,基本就能把公司的短中期目標和方法計畫瞭解的比較清楚了,在投資前DD過程中,也會需要公司提供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表,也就三大表,以及歷史的銷售合同、當前的業務情況統計等等。

現場調查,有問題就解決,基本上會把公司的情況摸得明明白白的。

當然DD也不僅僅是財務調查這一部分,而在投資完成後,機構也會進行投後管理。雖然不同的機構投後管理有強有弱,但是財務這一塊兒肯定不會開小差的,所以不要看誰又獲得了幾千萬上億的投資很羨慕。

這並不代表的是他忽然擁有了這麼多錢,而是意味著投資方認可它運作這筆錢的能力,可以讓這筆錢幫助到他所在的項目、公司,獲得一個更好的成長,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4-3 12:24 PM

創業金點子值錢嗎?

我有一個創業點子,一定能成功,就差錢了。

好,那我直接給你200萬,你啟動吧。

先幹嘛呢?把點子實現成產品吧。

先找合夥人,身邊優秀的人薪水都不低,跟他們說了點子,他們也都挺認同,但是忽然辭職創業,這個還需要考慮一下,所以要不要用不拿工資入股的方式先一起幹呢?

畢竟事情還沒啟動,即便按照市場價薪水給他們也不一定願意出來呀,況且兜裡的錢還不一定能負擔得起。

可是兼職創業這件事兒顯然不太靠譜,要不,就不要合夥人呢?

還是找一些關係好的,信任我但是能力一般的人來當合夥人呢?

得招點具體幹活的人先幹起來吧?招聘網站得有公司資訊,那就先註冊公司吧。

那這個找代理就行呢,註冊地怎麼辦呢?

讓代理提供需要多加錢,反正自己也得有辦公場地,就先租場地吧,但是都是年付季付的,這個還有押金,會心疼哈,能租多大的哈。

我團隊在半年一年大約需要有多少人?順利的話應該有十個人,先租個小地方吧。

還得做簡單的裝修和購置辦公用品,省點錢自己來吧。

招聘開始三天了,看著自己努力拼湊出的簡陋的企業介紹和職位描述,居然一份靠譜的簡歷都沒有,畢竟初創小公司也給不到超出行業平均的薪水,期權激勵大家怎麼都不看一眼呢?

要不往上調整一點薪水呢?怎麼樣才能快速湊齊可以啟動產品實現流程的人啊?

這幫招來的人,每天到的 越來越晚,還準時回家,都是抱著打工心態出來創業的嗎?

為什麼花了這麼多,這個事情跑的還是磕磕絆絆的。

就幹成這樣,還有人要離職?

企業文化怎麼搞?是不是得天天搞培訓啊?

他們每個人的工作目標應該怎麼設定,怎麼衡量阿?

嗯,多請他們吃吃夜宵吧,就是個把月過去了,產品永遠沒有辦法達到讓自己滿意的狀態,要不要在這個狀態退出呢?

可是有可能,就因為這麼一點點的不完美,讓整個項目失敗了。

提前預熱,提前推廣,得找個有經驗的人來做這件事,還招人,煩死了。

預算推廣要花多少錢啊?怎麼流量這麼貴啊?要不要做內容行銷?自己寫,自己發嗎?還是要招人呢?

產品終於在不完美的情況下發佈了,為什麼每天的用戶增量只有幾十個,趕緊反覆運算產品呀?也有可能是用戶數量少,還看不出來什麼吧。

但運營推廣的能力也太差吧,得想辦法,產品團隊的效率太低了,永遠都跟不上節奏,每天都有新的付費推廣產品都說效果很好,要不要換一個管道呢?這個預算也剎不住車呀。

團隊鬥志又低了,得找時間開個會,公司開始有人看招聘網站,怎麼每天公司收到的簡歷還是這麼少?

什麼?我們的產品在市面上不是唯一的,做的是比我們早還是比我們晚。

賬上的錢每個月都在燒,怎麼樣才能把收入提上來啊?要不要再做一次融資啊?

看到嗎?

一個天天在射擊場練習打靶的人,終於上戰場指揮一場戰爭,能不能指揮贏不好說,但是不得不否認的是,也許他真的有一手好槍法。

但是國內第一個電商平臺是什麼?第一個Vo IP的應用是什麼?第一個提供搜索服務的網站是什麼?第一個O2O平臺又是什麼?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吧。

即使他們可能是第一個做了這個點子的團隊,所以創業點子重要嗎? 當然重要,好的點子的確能讓人眼前一亮,而這個點子是否能夠最終開花結果,依靠的是創始團隊強大的執行能力,可以一次次的把自己的信仰飛躍轉化成實踐證明,採用能力、學習能力、快速調整的能力、行動能力、溝通能力、面對困境的能力、合作能力、全域觀、取捨的能力等等等等,這也是為什麼說早期投資幾乎就是投人的原因,又或者說為什麼很多機構或投資人會追著人投的原因。

所以點子可以是你創業的一個開端,但是不用把它藏著掖著,生怕透露出去就不靈了。

能讓你最終成功的不在於這個點子有多金貴,而在於這個點子背後的你到底有多強大。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4-11 02:17 PM

用戶需求

使用者想在抖音上刷到高品質的內容,這個需求是真的嗎?

那我們讓專業的影視工作者來為抖音提供內容,我們每滑動一次就能刷到一條新的高品質內容。

我們想想,這時候抖音對我們的吸引力還那麼大嗎?

如果真是這樣,為什麼抖音一開始的定位是一個音樂短視頻社交APP?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去獲取像優酷、土豆、愛奇藝上那些需要付費購買版權的高品質內容?

即便是電影,品質和票房幾乎都沒什麼關係啊。

所以我們在抖音上去創作高品質的內容,是真的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嗎?那是用戶的需求嗎?用戶刷抖音的需求是什麼?每滑動一次都滿足了我內容抽獎的小心理,如果在頭幾秒引起了我的興趣,我的好奇心,我的圍觀心態,觸碰到了我的一些本能需求,我就看下去,在一個相對較短的時間內,高頻的給予我情緒的影響,或者是資訊的輸入,讓我笑了,讓我感動了,讓我共鳴了,讓我流口水了,或者是讓我有所收穫了,讓我產生了足夠的和視頻互動的動機,於是我看完了,點贊了,評論了,轉發了,然後滑動手指抽下一條視頻。

使用者需要的是能在短時間內給予自己充分的情緒價值或者是資訊價值的內容,而這並不等同於我們一般概念下的高品質的優秀內容,例如出色的劇本,優秀的演出,賞心悅目的音畫體驗等等,當然這些能加分,但並不等同於用戶在抖音平臺上的需求,就是這些。

這裡拿抖音舉個例子,我們所認為的看似是用戶真實需求的東西,也許跟他的實際需要是存在距離的,甚至可能根本上就是跑偏的,所以當我們思考用戶需求,並感覺在理論上已經可以有較為充分的推斷的時候,一定要測,用最簡化可實現產品或服務去測,甚至用最直接的方法去測,把自己當產品上去服務。

你說每個月入過萬的程式師都需要有自己的長期形象顧問,別先急著做產品搭平臺,組建服務團隊,先找幾個月入過萬的程式師上去,給他們提供一個標準的服務,服務完了別問他好不好,你服務了他肯定會說好啊。

你看他願不願意為此付費,付超出于你成本的費用,多久會再次對你產生需求?

有沒有經常問你穿搭上的建議,有沒有把你的服務推薦給身邊的月入過萬的程式師?

只有真的這麼測了,拿到了結果了,你才能確認你的需求是存在的,再去慢慢反覆運算優化你的產品、平臺、解決方案或者是衍生服務。

上來就做了幾個用戶調研,問身邊的人就啟動產品服務團隊,平臺的搭建,就會把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產品服務上,一旦效果不好,就認為是產品模式或者是解決方案出了問題,然後費盡心思的去優化,而忽略的問題在需求上就出現了,而到了這個地步,代價就非常的大。

而在測試需求的過程中你也會發現,其實在我們原本認為的需求背後,還埋藏著很多更深層次更本質的需求,而你也可以開始習慣於和他們打交道,就像電影教父中說的,花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作者: 盧翻天    時間: 2022-4-14 11:54 AM

我是覺得感創業的人   真勇敢!!
現今 這樣的政府  ......
我是覺得已經快搞死  中小型企業了..
再加上  民情...... 勞基法的濫用!??
失衡  失衡  失衡.....

總之~~給敢創業的人  一個讚!!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4-15 09:46 PM

合夥人股權

兩個人合夥創業,你敢跟你的合夥人說,公司股權我占67%,你占33%嗎?

這個挺尷尬的是吧,尤其是能兩個人在能力資源上不相上下,而你僅僅是發起了這個創業想法的情況下,於是可能合夥人心裡會不甘,會跟你說需要公平些,你也覺得的確大家會付出的差不多,所以小小的妥協下平分吧,不然感覺這個臉也沒地方放呀。

於是像這樣的妥協會在你們合作創業的過程當中不斷的浮現,有了不同的意見,大家各退一步吧。

有了新的機會,大家商量著達成了一致再開始吧。出現了新的問題,討論下由誰來負責任解決吧。

你們的創業會有一個一團和氣的開始,然後直到有一天發現,有的不同意見是沒有人會退步的,有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能看明白的,有的問題是沒有人願意負責任的。進而公司開始陷入了這種內部的消耗和拉扯,態度也從積極慢慢變成了消極。

你們公司沒有人真正說了算。在公司章程沒有特殊約定的情況下,67%的股權超過了2/3。關於公司的增減資,修改公司章程、分立、合併、變更主營項目等重大決策,創始人都可以一個人決策,51%一些非重大的股東會決策超過半數即可通過,34%可以擁有一票否決。因為沒有人可以超過67%嗎?

當然,創始團隊的股權設計還得考慮給團隊劃分的期權值,這個一般最初是15%,以及後續的融資,這個初期一輪是20%上下。這些所帶來的創始團隊股權稀釋,這個每個團隊都得照著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未來計畫進行設計。

當然,創始團隊的股權分配並不是說大家都搶著拿大股,讓自己擁有對公司的更多的控制權。

要明白更多的股權意味著公司未來方向既不明確,又沒人敢選擇的時候,你需要做出最終決策並承擔相應責任的那個人。

在公司陷入停滯大家躊躇不前的時候,你是要戰勝自我,帶著團隊,繼續衝刺的那個人。

在公司遇到危機,大家都開始退縮的時候,你又是那唯一背後只有懸崖退無可退的人。這是一個壓在肩膀上的重擔,一頭是權利,另一頭是責任。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4-23 07:28 PM

有效試錯

我有個想法,想去試試,失敗了就當是“試錯”了,真是有氣魄哈。

“試錯”是有成本的,我們是在拿我們的時間和金錢去換一個關於需求和模式的答案。

正常的初創公司或者是個人,可經不起幾次這種“試錯”的折騰。

我們有了想法之後,優先要做的是盡可能的收集各方來的資訊,做出推導和論證。

來預測這個想法可實現的成功率到底有多高,只有具備了相當的成功率,才會值得我們去做出投入和嘗試,而不是有個想法就上去蒙啊。

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應該只動用有限的資源和成本來進行“試錯”,就像經常提到的用MVP(最簡化可實行產品)來測,上來就投入了巨大的成本,甚至一把梭上去了,那叫賭。

還有一點很容易忽略,就是一旦開始“試錯”,就要把這個錯當作是對來看待,認真地進行解決方案的設計和落地執行。

不然原本可驗證的需求或者是模式,因為你的不認真的“試錯”而被試“錯”了,這就太可惜了。

其實想想,不僅是創業,好像我們人生的很多選擇或者是想法,用這套思路來也都挺有用的。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5-15 06:15 PM

好久沒有回來了,今天就隨性發點內容吧。
好像也沒有人喜歡看這樣的創業文章,大家可能更想看的,不是如何創業,而是"傻白甜"的創業內容,一步到位,一招致富,不用努力就能賺大錢的文章吧。
可惜在創業的道路上,很多時候遇到的就是割韭菜或種韭菜的人生導師,所以我也不知道有什麼一招致富的小妙招,只有跌跌撞撞的小經驗。
作者: a83eji6vm0    時間: 2022-5-15 06:18 PM

能力與聽話

是找個有能力的人還是找個聽話的人呢?

有人覺得在初創階段應該先招聽話的人,是因為公司初期不穩定,需要的更多是執行有能力的人想法多,很容易讓團隊分散注意力等等。

其實在任何階段,公司應該優先去找的都是有能力的人,尤其是初創階段,因為在這個階段是一個公司最激進的階段,創始人更是抱著孤注一擲的心態在開創事業,要在一個相對擁擠的商業環境裡硬生生地創造出自己的位置,困難無限多,問題無限多。這種考驗不僅僅是在身體上的,更多是在精神和腦力上。

而一個有能力的人,如果可以成為公司大腦的一部分,甚至於在某些地方獨當一面,是可以大大的減少企業初創的壓力的。

就像我們看到的,很多企業在困難時期,都是因為一些有能力的人而走出困境,其實這在人才市場上也很容易看出來,有能力的人能“有”多少,而聽話的人又能有“多少”?

說的扎心一些,很多人聽話,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不聽話的能力和底氣而已,所以又有能力強,要聽話,這個是幾乎做不到。

對於有能力的優秀的人,需要的是讓他認同公司的未來和價值觀,認同你的能力或者是人格,信任你並與你建立同一個目標,然後你給予他他所希望獲得的,無論是薪酬也好,期權也好,能不能做到或者是平衡好,是創始人或者老闆的問題,不是人才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能力差的老闆偏愛聽話的人,而強大的老闆更願意招聘優秀的人的原因。

當然,這裡把人員能力和招聘這件事情做了簡化,並且對一個人的描述是不能這麼片面的,能力也不是簡單的被定義,並且每個崗位也都會有自己的具體需求。不過有句話比較偏激,但是還挺有意思的,就是看一個老闆招進來的人,就不難看出他自己的斤兩。





歡迎光臨 伊莉討論區 (http://attach3602.eyny.com/) Powered by Discuz!